1、当归当归具有调经、活血、补血、止痛、润肠、通便之功效,常被用于治疗女性痛经。对于经常出现痛经的女性朋友来说,不妨在平时用当归泡水喝,也可以用当归炖鸡汤喝,具有很好的调经止痛作用。
2、广西花红片:有一点红、白花蛇舌草等成分,有清热解毒、消炎、利尿、利湿、祛瘀止痛的功效,也就是主要用于湿热瘀阻引起的痛经。
3、以疏肝理气、化瘀止痛为治则,膈下逐瘀汤加味,当归、赤芍、刘寄奴、牛膝各15克,川芎、桃仁、红花、延胡索、五灵脂、乌药、香附各12克,枳壳、丹皮各9克,甘草6克,丹参30克。
4、中药与饮食调养 益母草 有活血调经、利水消肿的作用。主要治疗月经不调、痛经、闭经等。平时可以这样吃:把益母草75克、红枣6粒、瘦肉200克放入锅内,水开后改用小火煮2小时,放盐,然后就可以饮用了。
首先最有效最快速的方法就是服用止痛的药物。但是在服用药物之前要先吃些食物以免伤胃。其次就是用热水袋。可以用热水袋直接放在疼痛的位置上,马上就会感觉舒服很多。(也可以贴热帖,热帖时间长,出门方便)。
在温水缸里加入1杯海盐及1杯碳酸氢钠。泡20分钟,有助于松弛肌肉及缓和痛经。●经常运动 尤其在月经来潮前夕,走路或从事其他适度的运动,将使你在月经期间较舒服。●服用止痛药 阿司匹林、元胡止痛丸及扑热息痛可缓解经痛。
有很多女性在月经期间。会出现小腹疼痛的现象,这种现象就是那家非常熟悉的痛经。那么出现痛经的情况后,大家一定要用一个热水袋放在自己的肚子上。同时躺在床上休息,在这种情况下千万不要进行刚强度的动作。
1、生理性痛经比较严重的话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使用止痛药缓解症状,都可以迅速缓解痛经症状。但是长期使用止痛药治标不治本,而且还有依赖性。所以最好少吃点药,可以用别的方式缓解痛经。可以用进行调理。缓解痛经。
2、当以上方式都没没有缓解痛经时,可以及时用黄体酮、甲羟孕酮等激素类药物进行治疗。还可以使用布洛芬、酮洛芬等止痛药物进行有效地治疗,痛经情况能缓解。
3、热敷:女孩出现痛经的症状时,如果伴有小腹疼痛,腰部酸痛等现象的话就是子宫受寒而引起的,这时候可以在热水袋内灌满热水,然后放在小肚子上热敷一下,具有缓解子宫痉挛,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等功效,能有效缓解痛经的症状。
4、痛经马上止痛的方法:刮痧止痛经,A.气滞血瘀痛经,可以刮太冲穴,位置在脚背上,重复多次刮,B.气血虚痛经刮足三里和命门经,C.其它痛经刮三阴交和大椎。
5、热敷。患者经期腹部着凉可能会导致宫腔内淤血,从而引发痛经。患者可以通过热敷的方式进行缓解,可以用热水袋后者热毛巾敷在患处。适当热敷可以促进盆腔、下腹部血液循环,能够有效地缓解疼痛。按摩。
6、痛经是困扰众多女性朋友的妇科疾病之一,长期饮用过凉的食物和刺激性食物、经常熬夜、精神压力大等都会诱发痛经的发病,痛经给我们女性的日常生活带来各种不便。
1、痛经时可以按摩合谷穴、太冲穴、三阴交、子宫穴等。合谷穴具有镇静止痛、通经活络的作用;太冲穴是具有疏肝解郁、行气止痛的作用;三阴交是肝、脾、肾相交的穴位,能够调节气血;按摩子宫穴能够活血化瘀、理气止痛。 热敷。
2、热敷:女孩出现痛经的症状时,如果伴有小腹疼痛,腰部酸痛等现象的话就是子宫受寒而引起的,这时候可以在热水袋内灌满热水,然后放在小肚子上热敷一下,具有缓解子宫痉挛,促进腹部血液循环等功效,能有效缓解痛经的症状。
3、多喝热饮 热水、热牛奶,可减轻疼痛。暖胃暖背 经期注意保暖,可把热水袋放在胃部或背部,轻轻按摩,能有效缓解痛经。伸展放松 练习瑜珈,做弯腰、放松等肌肉伸展活动可缓解痛经。
4、按压合谷穴 手上的合谷穴是缓解痛经的最快方法。特别适合在学习、开会和工作单位等公共场所使用。位置:合谷穴是止痛第一穴位,痛经的时候这里按起来会痛。
5、适当饮酒 酒类能温阳通脉、行气散寒,比较适当地喝些米酒、曲酒、酒酿、红酒等,可以通经活络,扩张血管,起到缓解痛经的作用。
6、痛经是很多女性每个月都会面临的问题,但是这个时候,往往只能吃止痛药来缓解疼痛,那么痛经究竟应该怎么办呢?预防痛经其实是有哪些方法的。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