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dota2》中,血量与伤害的计算是游戏的核心机制之一,关于血量,它不仅是玩家英雄生存的保障,也是战斗中策略决策的重要因素,错误的血量计算往往会导致错误的决策,除了心理因素外,这往往是由于对游戏机制的不够了解。
被攻击者承受的伤害是根据攻击者的攻击力以及被攻击者的护甲值来计算的,具体公式为:伤害 = 攻击力 × (1 - 护甲降低伤害),这意味着,每增加一点护甲,相当于增加了当前英雄满状态血量的约6%,在实际游戏中,通常在血量约1500以上时堆护甲更为划算,而血量约1500以下时堆血量更为划算。
游戏中的伤害类型也是多样的,如魔法伤害,尽管某些技能造成的是魔法伤害,但它们仍然可以对魔免单位造成效果,如沉默和伤害,某些技能不仅能对敌方造成伤害,还能阻止其使用物品,并废除一些被动技能,当敌方英雄血量低于一定百分比时,友军甚至可以进行反补。
对于技能的具体应用和细节,如一技能法球的伤害性、二技能的攻击力附加等,都需要玩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计算和判断,某些技能的伤害距离是有限的,如上述提到的2500距离上限,超过此距离则按最大距离计算伤害。
在Dota 2中,野怪刷新是游戏机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玩家来说,掌握野怪的数量及刷新时机对于游戏的发展至关重要,在河道区域中存在远古野怪营地,包括小远古野怪、大远古野怪和远古巨龙等,一个英雄在游戏中能够拉野的数量并非无限,而是受到游戏版本和英雄选择等因素的影响。
通过合理的操作和策略,玩家可以有效地拉野屯矿,在53秒左右的时候A一下野怪以吸引它们的仇恨,然后将它们拉出营地,当野怪刷新时,由于它们会跟随玩家一段时间(约7秒),这样就会有两波野怪可供击杀,通过这样的方法,玩家可以更高效地发育。
游戏中的野怪刷新时间也会影响玩家对野怪数量的掌控,中立生物的产生时间从第0:30/1/2/3/4等分钟调整为第0:30/1/3/5/7等分钟,这样的调整对于玩家来说意味着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在Dota2中,末日英雄在20级天赋选择时常常会考虑加大招伤害。
发表评论 取消回复